湖北武汉:以景聚人,以场赋能,“村改居”社区的转型之路
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兼具“乡”“城”混合样态的“村改居”社区成为了基层治理的痛难点。在“社区”治理再组织化的过程中,帮助农民实现市民化的身份转型,重塑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的关键。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最典型的还建小区——龙湖社区聚焦居民服务需求,以全区创建全省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区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和资源统建为着力点,以标识化空间营造和智慧赋能为载体,推动精细化服务,在以景聚人,以场赋能中推进“村改居”社区的转型。
党建引领铸牢社区转型“主心骨”。在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的背景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在“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中指出,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促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员群众的示范作用,厚植党的执政基础。龙湖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扎实做好社区支部建设,依靠体制机制调动党员的服务意识,实现党员“沉”下去,“动”起来。建立了楼栋小组会、网格议事会、居民代表会、大党委协调会4级联动协商参与机制。同时,推动“错时—流动”党员服务机制,让居民随时推开一扇门,找到一个人,办成一件事,将服务流动到居民楼下的公共空间,居民下楼即可享受到各类优质服务,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米”。
资源统建重塑社区转型“同心圆”。如何使“村改居”社区治理走出困境、更加符合城市化要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围绕此,龙湖社区一方面以社区楼栋为核心单元,促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以大党委协调会为基点,着力于实现“大家的事”商量着办,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走向“全员治理”。具体通过打造以楼栋为单位的微共同体,社区居民在紧密的社交网络中进行情感交流和社会互动,同时社区干部和网格员的嵌入也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过抓实社区班子、党员骨干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各类基层力量融入到社区困难帮扶、文体活动等12个公益微组织中。依托“团队化”、“网格化”和“岗位化”等方式,激活社区“毛细血管”,让在协商议事中形成的共建清单,成为构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真正实现党员沉在楼栋、融入居民、干在一线。
标识化空间营造社区转型“魔方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居民的生活连续性和断裂性并存,社区治理在实践过程中充满了多样空间张力,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转换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村改居”社区使得标识化空间的打造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实践场域。基于此,龙湖社区通过引入符号、标识和空间元素,营造极具特色和辨识度的标识化空间和社区形象,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龙湖立足于“村改居”社区特色,打造了民俗体验馆、乡愁博物馆等具有原村落生态的景色,保留了具有原村庄记忆的物件和照片,凝聚社区“家”文化,同时也结合现代化场景,打造了道德讲堂、社区老年大学、多味书屋等文化活动阵地开展各类微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智慧赋能跑出社区转型“加速度”。如何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好地赋能社区治理,赋能社区服务,让群众的事情能够在身边办、网上办、掌上办,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龙湖社区治理转型不仅得益于智慧赋能治理,也是积极探索智慧赋能居民生活的可能。一方面龙湖社区依托省级实验区推进的自动应答响应系统和申报系统,实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减负。并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实现了业主、物管、社区数据互通互联,充分践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另一方面坚持在居民和场景需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创设了社区智慧系统。通过引入智慧路灯、智能垃圾桶等智能化设施,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引导居民加强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社区身份转型。
精细化服务绣出社区转型“新图景”。不论是“村改居”社区还是现代社区,其成功与否最终导向于能否有效回应居民的不同利益诉求与弥补社区发展短板。针对此,龙湖社区坚持以服务活动的类别化、个性化、项目化来满足居民需求,带动服务的全面升级,并着力于协调多方力量提供“标准式”服务和“菜单式”服务。一是通过搭建社区老年大学,实现教育走进社区、服务居民群众的目标;二是通过建设多味书屋、民俗体验馆等,让书香文化、民俗文化渗入到居民楼栋,带动他们积极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让道德力量在社区里流淌;三是通过多方联动募捐社区基金,以楼栋“便民服务包”的方式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从常用药等构成的医药箱,到收纳针线等的生活箱,再到雨伞等大件的便民栏,各式便民服务用品让居民们抬脚就能触及便捷的生活,密切社区的协作和服务,以实现社区与居民更有效的双向联动与发展。
在推进“村改居”社区转型的过程中,龙湖社区紧密关注居民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新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资源统建和智慧赋能为手段,加快实现社区精细化服务。创造性地采用标识化空间营造,有效应对立体化和高密度的城市社区空间形态,重建社区日常生活领域和互动场景,帮助居民适应和融入社区生活。通过以景聚人、以场赋能的方式,积极倡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从“社区事”转变为“我们事”,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助力农民完成市民化的身份转型。(作者:高宇飞 刘晓旭)